中國散貨船東“遠足”東南亞
2012-07-12 22:42:34 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進入7月份以來,中國各地氣溫明顯升高,隨之而來的,電力、煤炭和運輸等行業都將進入夏季高峰期。然而,今年的煤炭運輸卻一反往年高峰期常態,由于南方運煤需求量不高,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等中國重要的煤炭集散港都面臨庫存過高的風險。由此,依靠煤炭等散貨運輸的國內中小型船東面臨重重困難。而當中國國內沿海貿易放緩后,一些船只進入東南亞等國際航運市場給本來就蕭條和運力過剩的國際干散貨貨運市場帶來沖擊。辛苦轉變之間,中國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東將何去何從呢?
運煤需求下降 船東日子難捱
秦皇島港是全國最大的動力煤港口,約占北方煤炭下水量的40%左右,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的煤炭都經此中轉,秦皇島港的動態也因此被看做中國煤炭價格的風向標。
然而,暑期已至,傳統的運煤旺季早應拉開序幕,但秦皇島港不斷攀升的煤炭庫存量卻顯示了不尋常的跡象。數據顯示,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從6月份起持續增加,截至6月19日,已達到946萬噸的歷史新高,接近1040萬噸的庫存極限,庫存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以上。目前,秦皇島港電煤存量雖有所回落,但仍處于800萬噸以上的高位。
而在正常情況下,秦皇島港煤炭庫存水平應該在500萬噸左右。庫存過高的情況不僅出現在秦皇島港,國內重要的煤炭集散港口也同樣面臨庫存量過高的情況。“現在每天辦理裝船手續的船舶減少了很多,而過多的煤炭堆積,也將對港口的安全造成威脅。”在采訪中,秦皇島港的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但是,下游的需求不暢讓往返于南北方船東的生意并不好做,港口庫存量一直居高不下。廣州禹航集裝箱海運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蘇榮毅告訴記者,現在,他所在公司的煤炭運輸量減少了很多,而船運費也在相應下降。
據業內人士分析,造成今年煤炭壓港的重要原因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以及工業用電增幅回落,從而導致煤炭市場需求下降。另外,進口煤炭以及南方水電發電的大幅增加也導致了北煤南運的需求減少。
經營船務生意的葉先生用“難以為繼”來形容船東的生存狀況。據他介紹,他所在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北方的秦皇島港、黃驊港和天津港運輸煤炭至南方各港口。“現在的煤炭運輸價格在大幅下滑。”葉先生說,“從天津港運輸煤炭到上海港,每噸貨物的船運費只有28元左右。但問題是,現在每噸貨物的成本價都在30元左右。”據他介紹,在2009年年底時,每噸船運費曾經一度飆升到100元左右,這種價格落差令葉先生不無感嘆。
“現在受大環境影響,其他貨物的運輸量也在減少。”在問及公司狀況時,蘇榮毅毫不猶豫地用“嚴峻”兩個字形容。受國際貿易環境影響,大宗商品的需求量不斷減少,而歐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運力過剩等眾多因素相互作用,導致行業內的惡性循環。葉先生表示,就是7月炙熱的陽光也溫暖不了航運業“寒冷的心”。